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清茗茶叶 “三茶”统筹谋新篇 清茗鲜香漫“金陵” 清茗茶是什么茶

南京赭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内,工人正在采摘春茶。合作社供图

南京市第三届采茶节在江宁区黄龙岘开幕。 市农技推广站供图

溧水月牙湖农业科技基地内,农户对扦插后的无性系良种茶苗进行智能化喷湿管理。月牙湖农业科技公司供图

茶为国饮,可堪细品。我国名茶众多,涵养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也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其中,南京产茶历史悠久,在整个中国茶叶提高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吴孙皓“以茶代酒”的故事便出自金陵,“茶圣”陆羽也曾踏足南京栖霞山留下试茶亭。

近年来,南京积极践行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提高理念,不断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形象,深化科技赋能,持续强链补链延链,全力推动现代茶产业高质量提高。目前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2万亩左右,干茶年总产量约1500吨,茶叶综合产值超16亿元,现代茶产业蓬勃提高。

一、茶旅融合,品出浓浓“文化香”

隆冬将至,山峦雾霭,宛如画境。走进溧水区月牙湖生态茶园,连绵起伏的茶田依然苍翠,梯田式的茶园林带环抱,层峦叠嶂,整个茶园更赛花园。

月牙湖茶园负责人陈煜菲介绍,园区坚持茶旅融合提高,以茶文化科普及创意体验为主题,形成以茶文化、田间课堂、农趣体验等为主的特色农园,开发茶园观光、科普教育、研学体验等10余款活动项目,年接待游客1万人次,让游客在欣赏山水田园的时刻,切身感受南京茶文化历史的深厚。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茶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众多文人骚客留下无数相关诗词文章。而茶产业的提高,更离不开茶文化的烘托。近年来,南京不断加强茶文化宣传,扩大消费者认知度,仅今年就累计开展茶叶开采节、茶文化旅游节、国际茶日、中国文化和天然遗产日、制茶竞赛、非遗制作技艺巡展等活动30多场次,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宣传推介,吸引了数十万名市民游客参与。

茶文化活动不仅在乡村茶园,还走进市区景区、学校、企业、博物馆。今年9月底,秦淮熙南里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文化庆典活动——“圆满金陵 茶旅妙妙集”,28家茶叶经营主体带来百余款茶叶、茶具、茶点产品,全方位展示了南京地产茶叶的魅力。市民王女士表示,没想到除了雨花茶,南京本地还有那么多名优茶叶,现场还进修了茶智慧、了解了茶文化和茶礼仪,真是长见识了。

为进一步提升南京茶品牌文化影响力,我市深度挖掘南京茶文化内涵,积极探索雨花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品牌”的特色提高模式。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文化产业日益提高,茶文化已经成为茶产业的灵魂,将茶产业与休闲观光产业等融合,能有力提升茶产业附加值,促进茶农增收,推动茶产业更好提高。

二、延链扩链,小茶叶变身大产业

近日,位于高淳漆桥街道的南京雅润茶业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内,工大众正忙着扦插种苗。雅润茶业是江苏首家茶产业链完整的科技型茶业企业,也是南京市茶树良种繁育中心。该公司主打的穴盘茶苗定植,种苗成活率高,培育时刻短,可一年成园、两年量产。

“我们通过轻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培育出了无性系茶树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雅润茶业总经理魏爱华介绍,公司拥有2.6万平方米的穴盘育苗大棚,年循环快繁快育茶苗约3000万株,产品远销山东、陕西、贵州等地。

茶产业是南京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其中一个,不仅仅停留在种茶制茶卖茶环节,还注重推动产业前伸后延、上下拓展,提高茶苗培育销售正是茶产业延链扩链的生动写照。

目前,南京现代茶产业已形成从茶树种苗繁育、标准化茶园建设、茶叶清洁化生产加工、茶叶精深加工、茶园休闲观光到文化科普教育等全业态提高,初步构建起全产业链提高格局。全市现有茶产业生产经营性主体150多个,全产业链参与农户超3万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13个,并培育南京融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发速溶粉茶和精制茶产品。

为了突破茶产业提高瓶颈,解决南京茶区产品结构单一,夏秋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难题,今年南京重点引导和支持广大茶叶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红茶加工创制,开发具有地域特点的新型红茶产品,目前全市已有63家茶叶经营主体开始生产红茶,涌现出江宁天印红语、中山陵梅花红、千墩山白叶红茶、浦口十里宁浦红、月牙湖红茶等一批质价均优的产品,南京红茶产量也实现快速增长,全年红茶产量达到115吨左右,同比增长300%。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茶产业的品牌建设也卓有成效。其中南京茶叶的代表——雨花茶,先后荣获民族地理标志产品、民族地理标志农产品、民族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入围民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茶叶的一线品牌。

三、科技赋能,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站在田边,手指点点就能让机器自动打坑施肥;手扶着修剪机,可自动完成茶树修剪……这幅应用场景已经在南京多家茶园成为现实。

长久以来,茶产业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茶园机械化操作率相对较低、采茶工年龄偏大、炒茶人力成本持续攀升等痛点。如今在南京,茶园“机器换人”正在慢慢撬动行业的改变。不少茶园出现“新面貌”:茶树行间距扩大,方便机械进出、掉头;配备水肥一体化灌溉体系,精准浇水施肥、节本增效;配套茶树育苗新技术,一次性栽植成活率从40%—70%提升到近90%。而针对炒茶工短缺,不少茶企加快引入炒茶设备,以标准化流水线作业方式,扩大生产产能、降低人力成本。

“过去都是人工除草,既劳累又费时,现在不用弯腰,就能轻松快速清理茶间杂草。”南京平山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永强介绍,他的茶园约1800亩,引进了修剪机、除草机、施肥机、开沟机等四五十台套机具,通过机械代替人工劳动后,茶园生产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近年来,南京加紧推进茶产业“四新”技术应用,以科技创造凝聚产业提高新动能。据调度,今年南京累计推广茶树快速成园技术、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技术、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等高质高效生产管理技术10余项、16万亩,推广应用新型实用茶园生产管理装备60多台套,新建成高标准宜机化茶园3500余亩,筛选出适栽主推优新茶树品种4个。

人才是科技创造的主体。南京围绕茶产业人才发掘与培育,为产业提高积蓄人才力量。我市今年举办南京市茶叶加工职业技能一级活动竞赛、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红茶加工赛项南京预选赛等,培育了一批茶叶加工高技能人才;江宁、高淳、江北新区等区举办各类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培训23期,组织各类观摩活动近40场次,累计培训观摩超2500人次,培训了大批茶产业头雁、新农人和产业技术工人。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从一片叶子,到一种文化、一个产业,茶产业高质量提高之路永无止境。接下来,南京将坚决不移贯彻“三茶”统筹提高理念,加强文化赋能、科技引领、产品创造、品牌推介等,不断推动现代茶产业迈上新台阶。

来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