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过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湖畔栽种的万亩马铃薯郁郁葱葱,田地间村民们正忙活着给马铃薯浇水、施肥、培土,一幅春意盎然的农忙画面徐徐展开。
走进异龙镇高家湾、豆地湾万亩马铃薯连片种植示范区,处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
种植户正抓住中耕管理的有利时机,切实做好施肥、培土、除草、浇灌、病虫害防治等职业,确保冬马铃薯丰产、丰收。
据种植户介绍,自2021年以来,地方党委和政府引导大家采用水、旱轮作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生态的种植模式,不仅节约了种植成本,马铃薯的长势也越来越好。
种植户杨光到说:“我家今年栽种了5亩马铃薯,去年的产量每亩达到4到5吨,今年目前的长势还是不错。这段时刻我们主要是浇水施肥,希望能有个好的收成。”
在早春马铃薯管理的关键时期,农科部门依托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除了对种植户免费发放有机肥和配方肥;在后期管理上,还积极组织农技人员和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异龙镇农科技术人员王彦芹表示:“这段时期属于马铃薯生长的中期,这段时刻需要做好培土、地下病虫害防治和施肥职业。近段时刻气温变化较大,马铃薯V7这个品种易发炭疽病,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加强水肥的施用,病状就会慢慢退去,长出新叶。”
异龙湖流域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和适宜的气候,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当地农户凭借几十年的种植经验,种植出的马铃薯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深受外地客商青睐,现如今马铃薯已成为石屏县农业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中一个,不仅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中发挥着关键影响,对生态石屏绿色进步、县域经济持续增长以及粮食安全的保障做出了重大贡献。
2024年,石屏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已达到4万余亩,总产量达14万吨,产值达2.4亿元,马铃薯的科学绿色种植已成为推动村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云南网记者 赵芸瑞 通讯员 陈杰 陈戎南
来源:云南网